028-60197578 | 0838-5196178
首页新闻动态新闻动态

秋凉将至,流感渐醒:辨清感冒与流感,科学防护过金秋

来源:市场品宣部更新时间:2025.09.11浏览次数:21

一场秋雨一场寒,随着气温逐渐走低,流感病毒开始悄然活跃。了解如何区分普通感冒与流感,并掌握科学防护方法,对守护健康至关重要。近日随着几场秋雨,天气明显转凉。早晚温差加大,不少人开始出现鼻塞、咳嗽等症状。是普通感冒还是流感?很多人分不清楚。

流感3D渲染卡通风成年男子咳嗽打喷嚏捂住嘴巴紧张表情插画(商业使用).jpg

一、普通感冒与流感,究竟哪里不一样?

虽然普通感冒和流感都是呼吸道疾病,症状也有些相似,但它们的病原体、严重程度和并发症风险都有明显差异。

1,病原体不同

普通感冒大多由鼻病毒、冠状病毒等引起。而流感则由流感病毒引起,主要分为甲型、乙型等,传染性更强。


2,症状表现有别

普通感冒症状通常较轻,主要表现为鼻塞、流鼻涕、喉咙痛,可能伴有低热,全身症状不明显。流感则起病较急,常出现高热(体温可达39-40℃),并伴有全身酸痛、乏力、头痛等明显全身症状,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。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,儿童更易发生高热惊厥。


wechat_2025-09-08_100938_386.png


二、流感来袭,如何科学防范?

防范流感需要多管齐下,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
1,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

- 勤洗手: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清洗,或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。

- 注意呼吸道礼仪:咳嗽或打喷嚏时,用纸巾或手肘遮住口鼻。

- 避免接触:在流感流行季节,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,避免接触有流感样症状的患者。


2,维护良好生活环境

保持室内通风,定期清洁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。


3,增强自身抵抗力

保持充足睡眠、均衡饮食、适度运动和良好的心态,有助于增强免疫力。


4,接种流感疫苗

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、有效的手段。疫苗接种后大约需要2-4周才能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,因此现在接种正好能在流感高峰前形成保护。


三、了解抗流感病毒药物

如果不幸感染流感,了解一些抗病毒药物知识是有必要的。根据《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(2025年版)》,目前针对流感病毒的药物主要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、RNA聚合酶抑制剂等。


♦ 关于奥司他韦:

奥司他韦是一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,它能够抑制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的神经氨酸酶活性,从而抑制病毒的复制和释放。


♦ 使用时机很重要:

奥司他韦用于治疗流感时,最好在出现症状后的48小时内开始服用,尤其是前36小时,越早用药效果越好。


♦ 用法用量需注意:

- 用于治疗:成人和13岁以上青少年的推荐口服剂量是每次75毫克,每日2次,疗程5天。即使症状好转,也不建议自行提前停药。

- 用于预防:每次75毫克,每日1次,服用7至10天。

- 儿童用药:需要根据体重计算剂量,应严格遵照说明书或医嘱。

- 特殊人群:孕妇、哺乳期妇女、肾功能不全者等特殊人群用药需经临床医生评估后确定。


♦ 注意事项:

- 奥司他韦只对流感病毒有效,对普通感冒和细菌感染无效。

- 奥司他韦是处方药,应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使用。

- 食物不影响奥司他韦在体内的吸收,但与食物同服可以减轻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。

- 服用奥司他韦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,常见的有恶心、呕吐等胃肠道反应。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并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,如有不适请立刻就医。


四、出现这些情况,请及时就医

如果出现以下表现,建议及时就医:

-   持续高热不退

-   呼吸困难或胸痛

-   意识模糊或精神行为异常

-   严重呕吐或腹泻,导致脱水

-   原有慢性疾病明显加重

无论疑似哪种感冒,若出现持续高热、呼吸困难等表现,均需及时就医。流感患者应在发病48小时内进行抗病毒治疗。


秋季是流感高发期,但无需过度担忧。识别症状、做好防护、合理用药,是应对流感的关键。记住,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是处方药,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,不可自行购买服用。保持良好生活习惯,加强防护,就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。如出现严重症状,请及时就医,获得专业诊断和治疗。让我们用科学方法守护健康,享受这个美好的金秋时节。


参考资料:

1.https://www.sohu.com/a/858212053_121118798

2.https://news.medlive.cn/all/info-news/show-221739_236.html

3.https://m.yilianmeiti.com/video/d/196498.html

4.https://syrm.dahe.cn/2025/09-07/1990025.html

5.https://m.163.com/dy/article/JO98UQJF0525ADMJ.html?referFrom=

6.https://www.sohu.com/a/848395595_162758

7.https://www.163.com/dy/article/JORMJ9IF05560Z23.htmlspss=dy_author

8.https://m.health.china.com/html/xw/13003179/20250906/48796649.html

9.https://www.sh.chinanews.com.cn/yljk/2025-09-05/139674.shtml

撰文、编辑及排版:市场品宣部

本网站尊重原创,参考内容已注明来源。所有图文视频音频资料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若涉及版权问题,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,我们将及时处理。